<
y9h3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穿书之撩夫日常 > 第234章
    李一程握住他的手,眼眸深邃。

    “不辛苦,看着咱们的家一点点建起来,建成我心目中的模样,我很开心。”

    李一程说的是实话,要不是建这房子,曾明川不在的这些日子里,他不知道要怎么才能熬过来。

    曾明川哪里不明白他的心思?把他紧紧搂进怀里,闷声道:“一程,我回来了,一切都交给我。”

    曾明川回来了,李一程明显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轻了。

    房屋的框架已经盖好,牛顺利无需再问他图纸的问题,他变成了后勤保障的一员。

    两天之后,工人们明显感受到了不同。

    原本上午下午只有茶水,现在一人还有一块香酥的花生饼,中午的菜里多了说不上的滋味,说是秀才夫郎亲手炒的。

    工人们的干劲更足了,不用五天,房子上梁了。

    村里很多人都来帮忙,赵永平更是站在下面指挥。

    上梁是大事儿,庄稼人上梁有很多讲究,曾明川和李一程都一知半解,有赵永平在,他们省了很多心。

    上梁后要请所有工人和来帮忙的人吃一顿席面,李一山特意去买了一头猪,李一程亲自掌勺,整了三桌饭菜。

    菜都是家里有的,青椒、黄瓜、西红柿、芸豆、冬瓜……就像工人们说的,曾夫郎做出来的菜,就跟自家老婆做出来的味道不一样。

    工人们和帮忙的乡亲们痛痛快快吃了一顿,回去后对曾家夫郎夸赞不已。

    很多人家的老婆不服气,但想想李一程到了曾家后曾家的变化,全都不吱声了。

    上梁之后,不用三天,房屋建设就全部完工了。

    房子里面虽然空空如也,但李一程兴致不减,拉着曾明川走到大门口,从入户门开始介绍。

    “大门打开,进去是门房,两边各有两个房间。江来兄弟住右边,一人一间。刘春住左边,旁边一间空着,放置农具、牛车等。过了门房,往前是院子。看,这院子一点儿不比以前的院子小。”

    因为房子整体往后拖了一段距离,所以院子并没有小,只是水井的位置离新建的正房远了些。

    “右边三间厢房,中间是厨房,左边是浴室,开门朝北,方便咱们洗浴。厨房右边是餐厅。对面三间厢房,两间是仓库,一间是柴房……”

    李一程拉着曾明川的手,一边转,一边介绍。

    这些房间有大有小,但都是青砖建成,里面糊了崭新的墙纸,地上铺着青砖,打扫的十分干净。

    四间正房,进门是堂屋,房间里放着原来家里原有的方桌和椅子,还有新打的两把椅子。

    曾明川和李一程住左边最里面一间,外间给李越留着,柔儿住右边一间。

    房间里没有炕,都是用木头做的床。

    因为房子还不能住人,床上是空的。

    曾明川皱起眉头,“没有炕,没有土灶,冬天怎么办?会不会冷?”

    第164章 【164】收获地瓜

    “当然不会。”李一程信心满满,“咱们屋里可以用火炉,我还重新设计了一种火炉,生在堂屋里,然后将烟囱通到柔儿屋里,这样两个房间都不会冷。”

    “你新设计的火炉?烟囱还能通到柔儿屋里去?是什么样子的?”

    李一程设计的是一个自制土暖气,他不知道铁匠能不能打造出来,只能等去县城的时候问问,如果打造不出来,他会退而求其次,只能打造一段长烟囱了。

    新建的房子还不能住人,曾明川一家三口一起住到了李一山家。

    李一山家里也不大,三个人只能住在一个房间里。

    柔儿非但不觉得拥挤,反而十分兴奋。

    她躺在曾明川和李一程中间,一会儿看看曾明川,一会儿看看李一程,仿佛回到了一年前。

    “嫂嬷,讲故事。”

    李一程笑着道:“好,讲故事,要听什么?”

    “嫂嬷讲什么都好。”

    西游记已经讲完了,不过这难不倒李一程,他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可比现在的小朋友看的有趣的多。

    “我给你讲个《哪咤闹海的故事。”

    “好哦!”

    故事讲完了,柔儿的眼睛却更亮了。

    “嫂嬷,再讲一个。”

    曾明川黑了脸,“很晚了,赶紧睡。”

    柔儿却拉着李一程的手哀求:“嫂嬷,再讲一个我就睡,好不好?就一个。”

    李一程受不了小姑娘柔软的声音,“好,我再讲一个。”

    又一个故事讲完,柔儿终于打了个哈欠。

    她翻了个身,缩进李一程的怀里。

    “嫂嬷,你好久没有搂我睡觉了。”

    说完,闭上了眼睛。

    曾明川沉着脸,低声道:“你什么时候搂过她睡觉?”

    还真没有。

    李一程刚穿越过来时,为了蹭亲密值,哪怕跟曾明川不熟,也死皮赖脸的滚进他的怀里睡。

    想起以前的事儿,李一程只觉得往事不可追。

    “咱们就住这么几天,凑合着睡吧!”

    为了能快点儿住进房子里,曾明川、李一程,还有江来兄弟和刘春,每天在房间里烧火,给房子除湿。加上秋高气爽,天气晴朗,过了差不多十天,房子就能住人了。

    曾明川和李一程带着柔儿搬回来,没有来得及烧炕,该收黄豆和花生了。

    两亩地,收了二百多斤黄豆,将近三百斤花生,还有二百多斤地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