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9h3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异时空-中华再起 > 第862章
   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各国都需要休养生息,这样的战争在二十年内不大可能打起来,可是等大家缓过气来后,那时侯中国可就麻烦大了!为此,史秉誉得出的结论是,要参战(不参战中国不可能走到更广阔的世界去),但战争规模必须受到控制,最好打到最后,西方列强谁也吃不掉谁,只能维持欧洲原状。只有这样,才最符合中国利益。

    和以前一样,俩人年纪虽然大了,却还是那么固执,就算看法只有一点差异,他们也会争执不休,这对俩个好友来说,争论成了一种生活的乐趣,可他们现在是国事顾问,属于站在幕后给那些领导人指引方向的设计师,他们俩个观点不一致,苦不堪言的只能是必须虚心请教,不然就有忘本嫌疑的领导人。“俩个该死的老家伙什么时候才上天去?”每当俩个导师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堂堂国家主席跟个学生似得,一会儿跑到这头点头称是,一会儿又在另外一头竖起大拇指赞叹伟人高瞻远瞩,跑来跑去时,心里总会冒出这种哀怨来。

    也许是心诚则灵,还没进入二十一世纪,史秉誉因为偶尔着凉,引发感冒发烧,开头他也没引起重视,等发觉不对,再治疗已经为时以晚,丢下心爱的女儿,先杨沪生一步离开了这个世界。史秉誉的过世对杨沪生造成了极大打击,一夜间,他看起来苍老了十年。史秉誉离开没两年,何清萍又因为疾病告别了人世。这个世界和自己最亲的亲人先后离世让杨沪生万念俱灰,有种到寺院出家做和尚去的冲动,可他的身份让这种想法实在惊世骇俗,那些和尚有个国父当同门会高兴,可其他人就不会那么开心了,于是杨沪生入空门的念头也只能是念头。

    兄弟、妻子先后离他远去,现在没人跟杨沪生争吵,也没人管他勾引年轻貌美的小女孩,杨沪生感觉这个世界实在寂静的让人想要掉眼泪,没人争吵,他觉得心里闹得慌,人到老年,女孩还是那么美丽,可杨沪生已经不会动心,一想起妻子的眼神,什么风流念头全没了。成了孤家寡人的杨沪生也不想再受人打扰,这时候,他连到部队拜访老部下的心情也没了,寻了个幽静的地方,真的自己关了自己的禁闭,每天练练毛笔书法,养了几只小猫、小狗、小鸡、小鸟图个开心,对国事,他这个国事顾问再不过问,他连报纸也不看了。反正不管人们怎么想,地球总是要自己转的,国家命运、民族强盛,当你死后,这些都跟你无关。杨沪生完全抛开了一切,跑到山林当起隐士,国家领导人自然松了一口气,现在没有谁会干预他们治国方针了。

    历史的巨轮还在继续转动,也没有因为杨沪生看破红尘有所改变,杨沪生和史秉誉预料中的世界大战还是爆发了。

    虽然杨沪生与史秉誉,一个当了隐士,不再过问国事,一个早已病逝,想过问也无从过问,可国家政策早已决定,又岂能轻易改变?于是,一切都有如二十年前杨沪生和史秉誉构思一样,先保持中立,接着又寻找借口,加入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。

    杨沪生和史秉誉参照以前所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,将一切都设计的很完美,可他们却忘记了,当他们提前终结了清朝政府,让中国国势强大起来后,现在的世界已经不再是他们所熟悉的那个历史了。不错,世界大战还是照样爆发,可时间提前了两年,而且战争一开始,各种原来一战没有或者后来才出现很不成熟的武器,接连登场亮相,更让他们没想到的,首先宣战的是俄国而不是奥匈帝国,在普法战争中打了败仗的法国,当世界大战爆发后,表现还不如拿破仑三世领导的法兰西帝国,没多少时间就宣布投降了,意大利充分地发扬了他的墙头草本质,虽然与奥匈帝国有着无法排解的冤仇,他还是加入了同盟国,对协约国宣战……一切都不同了,迷信开国国父,十足教条主义的中国却还按部就班,加入了协约国阵营,并且因为协约国战事不利,为了扭转战局,迫不及待投身进去。如果早知世界会变成这种局面,杨沪生和史秉誉决不会对这场“未来的战争”做出任何建议。

    一场欧洲引发的战争,影响如此之大,连隐居在深山老林,打算不问世事的杨沪生也知道了。

    已经不知激动为何物的杨沪生开始只是觉得中国参战时机没把握好,参加战争早了点,欧洲那边还没两败俱伤,中国就急不可待表明立场,没有把自己当成世界军工厂,大发战争横财,这也未免太毛躁了。不过加入协约国,短短几年后进入战胜国俱乐部,虽然代价稍微大点,回报还是有的。抱了这种心态,杨沪生还是继续钓他的鱼,喝他的老酒,到寺院与住持聊聊天,清明时节给妻子好友上上坟,“客心洗流水,遗响入霜钟。不觉碧山暮,秋云暗几重。”

    这样悠闲的时间没过多久,杨沪生突然发现周围气氛有些不大对头了。

    说是两耳不问窗外事,可杨沪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,身边的警卫部队还是要跟外界联系的,寺院里的住持又会接触各行各业人士,从听到的那些人交谈中,杨沪生有一种不祥预感。杨沪生是一名老资格军人了,作为一名曾经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的统帅,他有着与众不同的战争嗅觉,对自己的感觉,他还是很相信的。

    果然,不过是让警卫员将最近报纸拿出来,略微扫了几份,已经修炼到古井不波心态的杨沪生差点心脏病发作交代在那里。

    为了避免那些尊重自己的政治家,有事没事跑过来请教,也为了避免再为国事操劳,杨沪生早就立下规矩,除非杨沪生自己要求,不然任何人不得打扰他隐居,连内部参考他也不看了。现在杨沪生看到的报纸与一般平民百姓看到的,上面的新闻决无二致。可杨沪生不是什么也不知道的犯了老年痴呆症的病人,报纸上左一个胜仗,右一个胜仗,可草草翻一下,一个月下来,部队居然没有胜利前进多少里路,今天某支“英雄的部队”去了美索不达米亚,明天又有一支“具有光荣传统的部队”开拔上了战场,而且这些部队都在一线,都取得了比他们实力更大的显赫战果,就这样,用不了几天工夫,还有更大的胜利果实等着他们摘取,而且他们也真的摘取了……

    一般人只图个热闹,看过这样的新闻,只会跑到广场上,摇着红旗为战功显赫的军队呐喊助威,他们不会从新闻报道中看透前面真实的战况。可杨沪生就不同了,那些报道虽然没提部队伤亡,可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,这个帐杨沪生还是会算的,加上数十万大军,打了那么多天,连巴格达都没有拿下来,前面就算取得了胜利,这胜利要想“巨大”,也很勉强了,更谈不上“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”。

    杨沪生还活着,他还没有眼睛一闭,世间万事于他无关。对国家民族的忠诚让久藏在内心深处的冲劲再次焕发出来,于是杨沪生不再安于躲在山里当隐士,他要了解真实情况,要对国事进行干预——这是现在领导人所不乐意看到的,却也是无可奈何。

    了解了真实,让杨沪生对国家命运极为焦虑。他没想到,曾经百战百胜的雄师,现在面对欧洲病夫也打的那么吃力;他也没想到,以前的虎将高明辉,人还没入土,可他的战争思想不光是倒退=僵化,可以说就指挥艺术而言,高明辉老朽不堪重用了;更大的没想到是这个世界大战,与杨沪生印象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完全不同,看起来协约国倒更像是战败一方,至少法国投降后是如此。而按部就班的中国就这么莽撞冲进去,实在有点豪赌国运的味道。

    更让杨沪生不满的是,明明中国军队善于运动战,在运动中抓住机会痛歼敌人,可现在这支远征军却与敌人搞什么硬碰硬,打顶牛战,要在阵地战中消灭敌人。傻瓜都知道进攻严阵以待有着坚固阵地的敌人,就算胜利付出代价也极大,可指挥军队的那些人却看不到这一点,还说什么火器时代战争就是如此,如拿破仑,如普法战争……举的例子都是西方的,惟独不举中国例子。一说起解放战争,立刻摊开手,说是“这是例外,在本土作战,民心所向,运动战自然可以,到外国作战,只能参考欧洲那些战争”。杨沪生不能不怀疑,让文人执掌军队是对还是错,不错,文人掌军,出现军阀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可能存在了,可这些文人也太不懂得如何打仗了!

    已经骑到老虎背上了,自然不可能轻易跳下来,现在只能扭转这种被动局面,将形势朝对中国有利一面转过来,扭转局面,除了通过外交途径,将美国绑在协约国战车上,拉美国下水外,只可能通过战争,改良当前局势,尽可能将这种漫长看不到边际的战争尽早的结束,而以前那种愚蠢如猪的作战方式必须改变。在官僚不满的眼神下,已经退隐的杨沪生重操顾问旧业。

    都快要五十年了,再当国家主席别人不满,杨沪生自己也会不好意思,改变了的一战,协约国是否能取得最终胜利还不一定,万一输了,自己一世英明岂不化为乌有?还不如当顾问,什么都管,责任却不用负来得更实惠。

    重新出山后,杨沪生在大江南北到处奔波,并不局限于北京。不过几年时间,他发现外面的社会与他所熟知世界有了很大变化,不是变好了,而是出现了太多危机,民主制度并没有遏制腐败的产生,而法律也没有让那些腐败分子有所顾忌。不错,国力是增强了,可城乡之间贫富差距在急速扩大中,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,所得收入还赶不上资本家一顿饭钱。